李在明自上任以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一位在韩国政治舞台上活跃多年的资深人物,他深知自己面临的局势和挑战。然而配资利息计算公式一览表,美国对韩国征收25%的关税却让他颇感头疼,形势愈发复杂。在近期的美韩商务谈判中,美国方面要求韩国在贸易上采取一些限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通过韩国转口的中国商品。这一举动显然是美国持续对中国施压的一部分。
韩国政府心中明白美国的意图,但却无法直言不讳地表露出来,首尔在这场博弈中进退两难:若不配合美国,关税或许将进一步上涨;而若顺从美国的要求,可能会激怒中国。十年前的“萨德”事件依然让韩国决策者心有余悸,至今未曾散去。面对美韩谈判中涉及中国转口贸易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的表态显得尤为冷静与克制:“任何协议和谈判不应损害第三方的利益。”这一措辞虽没有直接点名韩国,却传达出温和但明确的警示,与中国商务部此前的强硬言辞截然不同。
展开剩余81%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示,在美韩贸易谈判中,如果任何举措损害了中方利益,中国将坚决反对,并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这一态度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方在处理美韩关系中的谨慎,也暗示着李在明上台后,外界对他如何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充满期待。李在明刚刚上任五周,就被外界视为“对华务实派”。显然,中方在观察他如何行事,同时也在留出空间给他探索双边关系的可能性。
在本月初,李在明接到中方邀请,参加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但他回应的仅是简短的九个字:“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这一回应既没有明确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其中暗藏着复杂的政治意味和难言的压力。韩国人心中永远铭记2017年“萨德”事件的教训。当时乐天集团与韩国国防部签署“萨德”换地协议后,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直截了当:“中方坚决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安全利益。”那一时刻,整个中国社会的反应空前激烈,从民间抵制韩国商品到乐天门店遭遇大规模关停,舆论浪潮几乎将韩国商界吞噬。
从那时起,韩国零售业和旅游业遭受了沉重打击,中国消费者自发抵制韩货,赴韩旅游人数骤减,整个风波为韩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尤其是中韩之间的贸易关系,过去一年数据显示,中韩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而韩国的两大支柱产业——芯片和汽车,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市场。三星、现代等企业的生产线离不开中国供应商,若两国关系恶化,韩国的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工厂停工、失业潮的可能性再次浮现。
目前,韩国经济处于低迷状态,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挑战,实在承受不起更多动荡。而美国对韩国的要求,与对越南的要求几乎一模一样。然而,韩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使得它无法像越南那样轻松应对。中国商品通过韩国转口的便利性远超越南,而这正是美国紧盯韩国的原因之一。
最近,韩国官员主动向媒体透露美方的要求,外界解读为向中国提前示好,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似乎是在表达韩国决策层从“萨德事件”中吸取的深刻教训。对于李在明而言,眼前的局势无疑是在走钢丝:一方面是美国不断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尽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他必须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来平衡两国的期望与要求。
李在明通过派遣特使往返于中美日之间,力图恢复文在寅时期的“全方位外交”模式。韩国的外交姿态变得低调务实:在美方要求取消汽车关税时,韩国并未提出“归零”的要求,而是希望能够“低一点”。李在明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评价直指核心:“外交应该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推进,而不是让某些国家从中受益,或让另一些国家受损。”
李在明的务实态度也反映在经济数据上:韩国的芯片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60%,而汽车产业的市场有40%在中国。如果失去中国市场,韩国经济将面临立刻崩溃的风险。眼下,李在明面临的考卷是:如何在讨好美国与避免得罪中国之间找到平衡。这道考题,考验着他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
韩国的贸易代表在华盛顿向美国提出“少收点汽车关税”的请求,姿态比日本和欧盟都要低调得多。然而,真正决定韩国命运的谈判桌并不在美国,而是在中韩之间。韩国芯片和汽车产业的命运捏在中国手中,十年前乐天集团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李在明是否能够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将决定他的外交走向和韩国未来的经济格局。9月抗战纪念活动期间,他是否现身,是否能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答案揭晓时,韩国人民将知道李在明是否真正理解了2017年“萨德”事件带来的深刻教训。
来源:
《环球网》2025年7月3日
《新华国际时评:韩国当局莫在“萨德”问题上一意孤行》
发布于:天津市维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