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福建东部和南部、广东东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贵州西北部、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股票配资官方网址,其中福建东部和南部、贵州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橙色预警)……”
7月10日18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醒橙色预警区内高风险隐患点和风险区受威胁人员,在当地防灾部门组织下立即撤离前往附近避险安置点,临坡临崖临沟临水人员根据撤离信号及时撤离前往附近避险安置点;黄色预警区内人员,随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注意附近警示标志,避免在沟谷、斜坡、陡崖(坎)等高风险地带逗留。
这样的联合预警,已成为指导各地地质灾害防御的先导。
自2003年中国气象局和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签订《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以来,两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提升预警精准化水平和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坚持“人防+技防”,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地质灾害防范机制逐步健全,国、省、市、县全国“一盘棋”格局逐步形成,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防为主 预警先行
“多亏了镇村干部,把我们从家里劝出来了!”7月9日,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带来的风雨渐歇,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兰山村村民黄超女望着不远处的山体滑坡痕迹,满是后怕。
8日16时5分,苍南县气象局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8日夜间至9日,马站镇等地将遭遇暴雨到大暴雨”。预警信息很快传到马站镇魁里脱贫致富攻坚委员会副主任黄建、兰山村支部书记殷兴朗等基层责任人手中。
兰山村地处山区,村民切坡建房现象普遍,地质灾害和小流域山洪风险突出。收到预警后,镇村干部立即组织村两委成员,对全村6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以及2处老旧房屋展开“地毯式”巡查,同步清点检查防汛防台风物资,确保应急保障措施到位。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28.4万余处,12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威胁——残酷的数据时刻警示我们地质灾害防御的紧迫性。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强降雨天气频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链式地质灾害多发,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人民至上、以防为主,成为破题关键——
6月下旬至7月4日,安徽遭遇强降雨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38起。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根据气象预警闻汛而动,展开多轮次、全覆盖“拉网式”巡查排查,提前转移群众3615户7883人,成功避险4起,避免11户26人因灾伤亡。
预警信息就是行动指令。7月1日10时24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平流村发生大规模滑坡地质灾害,体积约8万平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导致两栋房屋倒塌。5户21人此前已撤离避险。这始于精准预警,为群众防灾避险赢得先机。
“预警信息来得又快又准,我们联合镇政府第一时间开展排查、连夜转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7月1日,回想起惊心动魄的一夜,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人童君长舒一口气。得益于气象与自然资源两部门联合预警,郧西县多部门高效联动,成功避险一起崩塌地质灾害,实现受威胁群众“零伤亡”。
与洪峰竞速,迎风雨前行。在6月底贵州省榕江县灾害防御中,共调度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和风险斜坡巡查员348人,开展巡查排查1000余次,处置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98条,及时疏散群众450余次、2000余人。榕江县未出现因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
高效联动 1+1>2
7月2日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3日清晨该县下孟乡发生泥石流。面对4.5万立方米泥石流突袭,41名群众半小时内紧急转移。
6月14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带来的暴雨笼罩广东茂名信宜贵子镇,15日4时,约5000立方米规模的山体突发滑坡,35间房屋被泥土裹挟冲击。由于及时预警、妥当处置,25户57名群众安全撤离。
……
今年汛期,四川、广东多地频现“教科书式避险”的背后,得益于各方高效响应,合力织牢防汛网、筑牢安全堤。眼下,从精准预报到提前预警,从科学研判到迅速行动,环环相扣的防灾链条,为地质灾害防治、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福建省南平市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现有地质灾害点940处、高陡边坡4001处。
“面对极端强降雨,我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由常规的一日一期加密至一日两期,并强化省市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自动化预警系统及南平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运用,对风险性高的点直接通知监测人员组织人员转移。”南平市自然资源局三级调研员俞成表示,针对风险,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加密会商研判,深入分析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做到预报到村、预警到点、通知到人。
入汛以来,云南经历多轮次强降雨天气,全省多地因降水导致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今年上半年,云南成功避让15起地质灾害,保障了343名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23万元。
5月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连续遭遇大范围强降水,多处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220多间房屋损毁。5月29日,在接到州气象部门的12小时强降水预报预警“叫应”后,州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照“1262”机制的规定,逐级叫醒村里的地质灾害监测员,确保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地质灾害防治处三级调研员顾钰昱表示,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双方在部门合作机制、预警预报精细化、支撑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形成了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预警递进式工作模式和产品体系,支撑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
风雨中,一次次“气象+自然资源”的联动实践股票配资官方网址,以织密灾害防控网格的确定性应对发生地质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成为跑赢地质灾害防范“最后百米”的金钥匙。(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通讯员 王亮)
维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